【洗脑与跳楼】 如何洗脑

  2013年10月30日,成师附小华润分校5年级学生军军搞朗读比赛时说话,放学后被班主任留下体罚并逼写一千字的检查,老师説“写不到就去跳楼”。10岁的男孩终于写不出一千字的巨作,只能奉老师的“圣旨”从30楼跳下。孩子在语文书上留下了遗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

  看了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我们这个老人社会,简直没有孩子的生存空间,按说,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和淘气,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歪毛淘气,是小男孩的天性。淘气过分,说两句就行了。但咱们的学校,对此绝不允许,一定要让所有孩子都老实听话,必须整齐划一才行。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理解10岁男孩儿爱玩淘气的自然天性,就会在管教学生时怀揣着更多的释然、更多的平淡、更多的顺其自然,你可以教育,可以批评,可以罚个小站,可以写个小检查,甚至可以让孩子在全班做个小检讨,但一切的一切都应该点到为止,一切的教育措施和惩戒手段,都应该适合于一个10岁男孩儿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老师,一个班主任,属于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本应懂得“教育的本质是爱”这个道理,却在对待淘气学生时,仿佛审查凶险的敌特分子,让一个10岁的男孩写一千字的“巨著”,来进行自我灵魂的剖析;更加荒唐的是,这位已经给军军小朋友施加了巨大心理压力的班主任,最后又口出恶言、落井下石,对一个成绩好、又听话、偶尔淘气的10岁男孩儿宣判死刑,说出“写不到就去跳楼”这样荒唐的胡话。

  有人责怪孩子太娇气,说:“为什么现在孩子这么受不了打击,主要是因为家里和学校都把他们表扬太多了,从小生活在表扬的世界里,有点批评就受不了,应该多一些挫折教育。”说这样话的人实在糊涂。

  所谓的“挫折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块掩盖教育者粗暴行为的遮羞布。那些把教育者的“粗暴和不人道”当成是受教育者的“收获和受惠”的人,本身就是别有用心。人生的挫折,是指前进道路上的路障或陷阱,这一切阻力应该是在攀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到来的,它没有预约,不是哪个人的预谋和设计,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没有资格扮演“上帝之手”,去人为的制造不幸和苦难,去祸害和戕害一个孩子的人生。不,这种行为不是什么“挫折教育”,这是侵犯他人的权利,这是犯罪,这是犯了罪之后还百般抵赖、污名化被害者的无耻行为。

  不要责怪孩子太娇气,孩子不是娇气,而是在他小小的世界、小小的幼稚心灵里,老师是最高权威,是天是地,是大神,老师生气了,天就塌了,地就陷了,自己就没有活路了。洗脑式的教育,制造出来的是没有独立思想、没有反抗精神、没有解构能力的死魂灵。

  按说呢,军军还有家长可以依靠!遇到困难可以求助于家长,从父母那里获得援助和支持。家长是成年人,视野开阔,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应对这种事情的办法会很多,比如,可以帮着孩子写一份1000字的检查蒙混过关,也可以主动致电老师,从中调解或化解。

  但10岁的军军在遇到人生最大的困难,在面对人生最大的压力时,没有选择去求助家长,而是奉班主任的话为圣旨,无比痛苦的选择了跳楼。

  这就是说,遇到困难找家长这句话,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孩子而言,难度却很大,并非人人如愿。因为,咱们的家长并非个个都是活雷锋,孬种操蛋的大有人在。

  试看,咱们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家长?

  一部分家长简单粗暴,他们遇到老师告状一类的事,首先觉得丢人丢面子,恼羞成怒,把孩子狠揍一顿,然后冷嘲热讽,挖苦打击,把孩子推到离自己很远很远的地方。面对这样的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是死也不愿意求助于他们的,因为他们除了揍他、骂他、讥讽他,是不肯真正帮助他的。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来就注定是可悲的。

  另一部分家长不愿意跟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共同面对困难,这些家长从来都不是孩子的同盟军。他们盲目信任学校和老师,以“组织”上的说法为最高指示,甚至街上阿猫阿狗的流言蜚语也成为自己做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听到蝲蝲蛄叫,也觉得百般有道理。但奇怪的是,他们谁的话都听都信,就是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要求除了“听老师话”,就是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好工作之类,其他的一概不关心,对孩子,一不倾听,二不信任。孩子成长中出现小小的困扰,遇到小小的波折,产生小小的误会,他们要么惊慌失措,要么如临大敌,要么暴跳如雷,把老师或组织的话当成圣旨,马上站到孩子的对立面,不辨真伪地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指责孩子。孩子无法依靠家长,家长从来都不是孩子的庇护者和保护神。孩子没有求助于家长的习惯,也不可能从家长那里获得真正的支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儿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自由的,有约束力的,有所期望的。

  我们说自由,是指那种孩子可以自由思想的空气,自由平等的家庭气氛,自由谈论问题的宽松环境,是指允许孩子质疑,怀疑,提问,讨论……家长就像朋友一样,与子女平等的讨论问题,在讨论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家长对于孩子施加的,不是暴力和统治力,而是影响力。影响力是能够进入孩子心灵的,是孩子愿意心悦诚服接受的。

  我们说约束,是指一定的道德规范,一定的行为准则,一定的生活习惯,一定的学习习惯。

  我们说期望,是指给孩子指出一个超越一己之私的目标,让孩子抬头,眺望远方;让孩子的目光走出自己的小屋,打开门,打开窗,看到世界更远的地方,看到除了自己以外,还有更多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不轻易被“老师”洗脑、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权威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本领对权威进行解构、而不是吓破胆后选择跳楼的孩子。

  2013年11月1日初稿,12月13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