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行者的起承转合|余秋雨 何谓文化

  余秋雨:文化行者的起承转合

  

  费斌妍

  

  物质文明的繁荣带给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科技文明的发展揭露人类心灵的软弱,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尔虞我诈掳走,个体的生命意义在名与利的追逐中变得虚无缥缈,生活的主题在20世纪90年代似乎朦胧而孱弱。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横空出世。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艺术理论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其文化散文集,读者众多、好评如潮,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其文化散文在逃避现实,并没有触碰到一些核心的问题,也有人说其散文只是在煽情,是在流水生产线下的成品等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余先生几十年的努力,在解读和守护中华文化上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华彩明丽的文字,深邃动人的情思,顺畅通俗的行文,以及力透纸背穿越历史浩渺烟尘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拷问,对民族平凡朴质而又鞭辟入里的批判是余秋雨散文备受万千读者喜爱推崇的原因。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与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的创作思想彰显出余秋雨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引导读者从琐碎的日常生活深入到无限的历史时空中探索。

  

  在其散文集《千年一叹》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在最近的这个人生段落,我从壮胆学写第一篇散文开始也已经出了四本书,即《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起承转合,正可以结束。突破简约与平庸,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拷问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的漫无边际的阴霾,对传统散文的多方位超越使得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初期的《文化苦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历史文化的敏锐洞察,使他在中国的散文界开宗立派。而后谈历史的《山居笔记》、谈人生的《霜冷长河》,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更加奠定了余秋雨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这本书的创作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苦苦思索与追寻。余秋雨在书的自序中言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出于作者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慰藉,余秋雨在自序的最后写道: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为了心中的理想,寻找满肚疑问的答案,功成名就的余秋雨,在不惑之年,坚定决绝地辞官而去,走出书斋,涉身广阔的天地间,开始了他艰辛而漫长的文化苦旅。

  

  1988年,由巴金主编的《收获》杂志正式连载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创作,一时间犹如绽放在黑色夜幕的璀璨烟花,引得社会各界拍手叫好,人们争相阅读,而寂寥冷清的散文界也瞬间热闹非凡。而后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印数由刚开始的近万册到后来的几十万册,这在新时期惨淡的散文界显然是个令人欣喜的惊叹号。

  

  《文化苦旅》以游览各地文化遗迹的过程作为线索创作而成。在山水风物的探寻中,生命真谛、文化灵魂、历史命运在余秋雨的笔下、在历史的荒凉深邃下轮廓清晰起来。黄沙弥漫下的《阳关雪》《道士塔》,积淀千年的黄河文明兴衰在亘古的旷远中揭开神秘面纱;江南小桥流水般柔和典雅的《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历史的真实在他的叙述中或停滞显现或随风而去。李白、苏轼、柳宗元等文人骚客,江南名妓苏小小,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等等,芸芸众生,万千物象,流诸笔端。沉郁的古风加之空灵的笔法,使得这些历史人物与古物起死回生,富有灵性。人生的悲欢离合、文化的繁荣凋零、生命的悲壮华美,尽化作氤氲在余秋雨沉郁与空灵笔端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