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妓”当关,万夫莫开|一关当夫万夫莫开

元丰年间,保定军有个顺宁寨,城里有一个妓女很出名。为啥?一是因为这个李氏不靠别人,自己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家里倒有一个丫环,但只是给她做饭、给客人烧洗澡水;二是李氏这人很八卦,南来北往的客人来此留宿,不仅要留下钱财,还要留下故事。不知是寂寞还是因为别的,反正客人不讲个故事不能出门。本来,这样安逸的日子李氏还是喜欢的,她甚至想再干几年,就找个清静的地方,找个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享受天伦之乐。谁知道,这几天客人忽然少了,大街上的人都行色匆匆,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李氏平时很少出门,几乎不关心外面的事,即使改朝换代,与她又有什么关系?但现在不行了,照这样下去,自己就要喝西北风了。想到这里,李氏在大门口抓住一个行人的胳膊,着急地问出啥事了。那人看了一眼李氏,一甩袖子说:“出大事了,快跑吧,西夏国梁太后带十万精兵包围了城池……”不等说完,那人已经跑出好远了。

怪不得人心惶惶,原来起战事了。李氏不敢怠慢,扭头跑回家,将细软收拾了一大包,背起来就想跟着那些人跑。丫环小翠出门买菜,刚进门,见此情景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李氏伸手抓出一串珠子,递给小翠说:“小翠,要打仗了,此地不能久留,快跑吧!”小翠听完,倒显得很冷静。小翠说,她在外面已经听说了,西夏国十万大军已将顺宁寨围得跟铁桶似的,北宋军方由于没能及时得到情报,现在想去搬援兵都冲不出去,老百姓再着急,也只能等在城里,接受命运的安排。

“完了完了,听说西夏人非常野蛮,这要打进来,我这些年的收入被掠夺不说,恐怕人身安全也不会有保障。这可咋办呢?”李氏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在院子里疯狂地转圈。小翠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先去做饭了。”说着,小翠走进偏房去做饭了。

这时,大门一响,一个人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李氏一看,是一个老相好,因为头发稀少,人送外号“半秃子”。这人常年走南闯北,来回贩卖,顺宁寨只是他的一个落脚地之一。

“你这老不死的,这时候还来干什么?等着给老娘我发丧啊?”虽然心急火燎,但见了老熟客,李氏还是免不了打情骂俏一番。半秃子嘿嘿笑着,用老树皮一样的手摸摸李氏的脸蛋,淫笑着说:“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既然跑都跑不了,为何还要浪费大好春光?来来来,我们大战三百回合吧……”说着,半秃子就拉着李氏往屋里走。李氏一把甩开他的手,白了他一眼,生气道:“真是狗改不了吃屎,都啥时候了,还想那事!”半秃子说:“刚才我在官府府衙经过,见平时耀武扬威的兵士,都面露惧色,你说,我们还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你着急有用吗?”李氏一听也有道理,就瘫坐在门槛上。半秃子赶紧扶起李氏来到屋里,猴急地去脱李氏的衣服。李氏这次没有拒绝,两团白肉很快就缠到一起。

一番云雨后,李氏斜靠到床头,接过半秃子递过来的银两,耷拉着眼皮说:“说故事吧。”半秃子一听,这还真是马蹄不乱啊,刚才还急得不行,现在又按章办事了。半秃子也不穿衣服,伸手揉了揉李氏的酥胸,色眯眯地说:“今天,我再给你讲一段西夏国梁太后的故事。”李氏一听,睁开眼睛说:“你老是给我讲梁太后的事,真的假的?人家宫里的事,你一个小贩怎么知道的?我可告诉,你要是编故事骗老娘,我可饶不了你!”半秃子一拍胸脯,保证自己讲的都是真的。因为他从南方贩卖过去的丝绸很受西夏人欢迎,他也因此认识了一些纨绔子弟。在他和这些人的吃喝玩乐中,听到了很多一般老百姓不知道的事情。再加上别人也有这样的机会,平时聚在一起,都炫耀自己知道得多,时间一长,关于梁太后的“绯闻”,也就线索明晰、故事完整了。不过,他也承认,这传来传去的,总是有点水分。

梁太后是西夏第二任皇帝毅宗李谅祚的皇后,是第三任皇帝西夏惠宗李秉常的母亲。在西夏毅宗去世之后,惠宗皇帝不过七岁,就由皇太后梁氏垂帘听政。梁太后掌控西夏大权前后十八年。

梁太后是一位非常有权谋的女性,但私生活有点乱套。她是生活在西夏地区的汉人女子,不是党项族人。她的第一任丈夫并非李谅祚,而是西夏权臣没藏讹庞的儿子。

没藏讹庞的妹妹乃是西夏首任皇帝李元昊的宠妃,正是这位宠妃,生下了李谅祚。没藏讹庞做过西夏的两任宰相,权倾朝野。李元昊去世之后,没藏讹庞作为辅政大臣经常出入王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没藏讹庞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外甥李谅祚,自己以国丈的身份掌控朝政。

毅宗李谅祚12岁开始就亲自主政,可是,岳父兼舅舅没藏讹庞却不肯交还权力。于是,李谅祚开始秘密笼络大臣,图谋扳倒没藏讹庞。就在这段时间,李谅祚和比自己年长三岁的嫂嫂梁氏搞在了一起。在李谅祚看来,得到梁氏的支持,就仿佛在政敌没藏讹庞的阵营插入了一位最佳间谍。在梁氏看来,李谅祚年轻有为,前途光明,而丈夫没藏公子却不过是个目光短浅胡作非为的纨绔子弟。两人的结合,正式强强联手。

因为李谅祚不听招呼,没藏讹庞开始盘算杀死李谅祚,另立新君。因为有梁氏的通风报信,李谅祚才几次逃过了危机。可是,消息意外泄露,也让没藏讹庞开始怀疑起梁氏。公元1061年,梁氏匆匆入宫告诉李谅祚,没藏讹庞已经发现了梁氏与李谅祚的私情,准备撕破脸大干一场。李谅祚大惊,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李谅祚宣召没藏讹庞入宫,然后安排下刀斧手。没藏讹庞自诩王宫中多是他的党羽,根本没有把李谅祚放在眼里。结果,没藏讹庞被杀。毅宗李谅祚正式掌控朝政。本年毅宗李谅祚不过14岁。

李谅祚为人刚毅,心狠手辣,他下令将岳父家族全部杀死,将皇后没藏氏废黜,随即赐死。不久,李谅祚将梁氏册封为皇后,做了西夏国的第一夫人。无论梁太后在政坛上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可是在老百姓看来,梁氏也是一个出卖丈夫,与妹夫乱伦的女子。

听到这里,李氏突然精神百倍了,穿好衣服就要走。半秃子吓了一跳,忙问李氏去干啥,李氏不理他,出门直奔一个铁匠铺,铁匠铺里只有一个小伙计,倚着门框望着远方。

李氏看看里面,问小伙计:“你师父呢?”小伙计摇摇头。李氏伸手取出一些碎银子,交到小伙计手里,说:“给我打一个这玩意。”李氏说着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图。小伙计左看右看,想说干不了,但又舍不得到手的银子,只好操起家伙,丁当丁当地干起来。半个时辰够,一个锥形的圆筒就做成了。李氏很满意,付了银子,拿着那个东西奔向城楼。来到城楼一看,守兵都抱着兵器站在城墙上,对着城外的旌旗猎猎的西夏兵一筹莫展。

守城的将军姓吴。吴将军一看,一个女子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要上城墙,但被士兵拦住,就挥挥手,让兵士闪开一条道,让李氏上来。李氏撩衣裙走上城墙,问吴将军:“你是当官的?”吴将军点点头。李氏说:“你这当官的,为啥不带人冲出去,消灭西夏兵?”吴将军都给气笑了:“大嫂,西夏兵突然来犯,准备充分,又有十万之众,就靠我手下区区几千人,打开城门就等于羊入虎口,不禁挽不回败局,还会连累士兵战死。不过,我们绝不会投降的,一定要坚守城池,等待援兵到来。只是,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李氏扬扬手里的东西,指着城外说:“我看城早晚会破,与其等着受辱,还不如痛痛快快地骂他们一顿。”吴将军说:“别闹了,两军交战,你一个女人搀和什么?来人,带这位大嫂下去休息。”李氏双手一扬,说:“慢!打又打不胜,骂还不让骂,没见过你这么窝囊的将军!”吴将军一听,这回真乐了,就一摆手让兵士退回,指着城墙垛口说:“好吧,就算让你鼓舞一下士气。去骂吧!”李氏鼻子里哼了一声,走到一个垛口,把手里的东西细头放到嘴边,粗头对着城外,大声说道:“城外的西夏兵听着,你们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老娘不忍心啊,给你们讲几个故事听听……”

你还别说,李氏手里那个东西还真管用,声音被放大很多,虽然有点瓮声瓮气的,但城下的西夏兵听得清清楚楚。西夏兵这时正准备攻城,听到李氏的声音,都站住了,心说哪来的女人,这里要打仗了,却来讲什么故事。但人就是这样,按部就班惯了,就想找点事干。现在好了,反正胜利在握,就当先休息一下,听听这妇人说些什么。

谁知,城外的西夏兵听了一会儿,就发现上当了。李氏连说带骂,把梁太后那些隐秘事情一件件开始演绎。本来,李氏就是妓女,还有什么话不敢说?于是,这些故事被讲得不堪入耳。西夏将士一听,这不是污蔑我家太后?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于是,西夏将士人人羞愤,张弓搭箭合力齐射,想把李氏给射死。可是,城楼上李将军眼疾手快,一边将李氏拉到里面一点,一边让手下在李氏前面挡上了盾牌。李氏这一顿骂啊,直骂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城墙上的守兵越听越有趣,有的笑弯了腰,有的直喊肚子疼。可城外的西夏兵就难受了,都摩拳擦掌,要立即攻城,抓住这个泼妇,每人砍上一刀才解恨。可没想到,攻城的前锋得到命令,今天不攻城了,全体后撤,一直撤到听不见李氏的声音为止。

骂了一天的李氏被兵士搀下城墙,回家休息了……昏昏然不知睡了多久,李氏突然被喧哗声惊醒,以为西夏兵破城了,忙起身想跑,却见吴将军拖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很多闪闪发光的金锭。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氏惊得目瞪口呆。

“大嫂一通骂战,敌人已于晚间退兵。这是全城百姓的一点心意,望不要推辞。”吴将军说得情真意切,李氏就更纳闷了。自己只是想出一口恶气,这西夏兵也太不经骂了,骂一通就吓跑了?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其实,不光她不相信,吴将军也不知其中缘由。但围城的兵真的退了,除了李氏,还有谁起了作用?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天早上,李氏正让小翠挂牌营业,半秃子又来了。依然是猴急地做完该做的事,然后讲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是他刚听来的谜底--西夏人为啥说退就退了?其实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梁太后在位期间对待那些不听话的官员处置非常严厉。西夏的高层人物当然知道梁太后的龌龊往事,可是,西夏的普通军士却大多不知情。为了维护国母的高大形象,西夏将领首先想把污蔑太后的李氏杀死。可是,李氏杀而不死,那西夏将领就只能赶快离开顺宁寨。以防梁太后的那些丑事在军中传开,这会让梁太后嫉恨而大开杀戒。西夏将领又不好做得太过明显,于是借口其他事情,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李氏一听,敢情真是自己的功劳啊?于是,芳心大悦,不仅没有收半秃子的钱,还赏给他一个大金锭。这事一传开,来李氏这里的人更多了。据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也来凑热闹,进门就说:“听说讲故事可以得到大金锭,老朽不才,试一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