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音乐会_碎片与永恒——写在巴赫专场音乐会之后

音乐会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放着FM调频广播。FM长期停在调频103.7上面,倒也不是有多喜欢这个台,而是其他的台更糟糕。

早些年我喜欢放CD,放自己喜欢的巴赫,贝多芬。后来有一次办过音乐会之后,也是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令我恐慌不已问题:那录音里面完美的,精妙的音乐是多么珍贵的东西,至少需要以下几点要素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的:第一、经过最好的调音师之手的最好的乐器;第二,最好的录音师;第三,大师级的音乐家;第四、磨练多年的曲目;第五、经过调整的最佳演奏状态……当然还有一点最最重要,那就是大师级作曲家的经典之作。然后录音技术将这个宝贵的一刻记录下来,制成拷贝,我们花几十块钱便可以买到。

令我恐慌的是:如果如此伟大的声音可以如此轻易地得到的话,那我哼呲哼呲练琴办音乐会还有什么意义?抑或,我手中的录音只是一种虚假的得到,而真正的音乐绝非如此?不管怎么样,我可以确认的是,在我一边开车,一边嚼口香糖,一边与朋友聊天的状态下,来用这种音乐做背景绝对是暴殄天物。说白了就是此刻的我配不上这样的音乐,还是广播里面的“随机”音乐会更搭一些。

此时此刻,FM广播里面传来了熟悉的歌曲“没有你的世界荒芜一片,思念静静蔓延”……切换……“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切换……“小酒窝长睫毛,是你最美的记号,我每天睡不着,想念你的微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电台都这么干:一首又一首歌的片段展示,其用意多半就是“总有一首能吸引你”,代价便是每首歌都被切成碎片(多半还有版权的原因,因此电台里面很少完整播放一首歌曲)。我忽然意识到,不光歌曲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不也是一个碎片化的生活吗?就如电脑可以多线程运行一样,我们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多线程:一边上班,一边刷微博,一边还朋友圈里面来张自拍(自拍下边的文字大概是:上班好辛苦,谁来安慰宝宝),与此同时还不忘淘宝上下个单等等。多线程处理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每件事情上面的“用心”便越来越少,到头来总觉得自己忙来忙去都不知道忙了些啥。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就像电台里面的歌曲一样碎片化,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却在生命里面留不下一丝痕迹。所以日常生活一定需要背景音乐的话,那还是听听广播算了,可千万别糟蹋真正伟大的音乐,将其碎片化。

真正的音乐可不是这样。记得2011年初,我专程坐飞机去北京听席夫(著名的巴赫专家)的音乐会。那个夜晚的感动我到现在仍然清晰记得。也正是从那一夜开始,我开始意识到巴赫对于我的生命的重要性,然后开始逐步地研究巴赫的作品。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每次弹完一场音乐会,也许也就一两个小时,我总觉得自己筋疲力竭。在这一两个小时当中,对我来说,something big happened(发生了重要的事情)。每场音乐会,无论失败成功,多年过去我也依然历历在目,甚至会记得每一个细节。

习惯了听长度一般都在4、5分钟左右的流行歌曲的人(而且常常还只是听片段),似乎很难有耐心坐下来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地听古典音乐。但只有听古典音乐的人才明白,几十分钟的一首乐曲说长也长(相对几分钟的歌曲),说短也短(因为她常常蕴含了无法言喻的强烈情感,与包容万象的音乐形象),短短十几分钟的音乐,也许就是人的一生的总结。这次我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巴赫《c小调托卡塔》就是这样一部神奇的作品:作为演奏者,我很少有这样的感受,一首曲子开头无比压抑与困难,可越往后越轻松,每次演奏这首曲子都有类似的感受。这说明这音乐本身具有某种“魔力”。细想过后,发现实际上这首曲子在做的事情叫做“唤起”,唤起人们内在的力量。巴赫似乎在曲子中安放了一个咒语,就算懒惰迟钝如我,也在曲子三分之二处开始被渐渐唤起,在乐曲结束之前进入了精神上的“高潮”状态。可最后短短的几小节,迎来的是一切都崩塌。音乐结束了,但却对我的心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谁说“永恒”只是幻象,在那一刻,我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永恒。

伟大的音乐作品不是茶余饭后的休闲,也不是心情的疗伤剂,当伟大的音乐发生时,一定会留下些什么。就当下而言,音乐或许能够把我们从“碎片”化的生活中解救出来,哪怕只有一刻,也就够了,足够改变我们的生活。

上图为2016年2月23日音乐会现场素描,By 画家张玉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