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从政”很无奈:林语堂

  林语堂从政很无奈

  

  1926年5月,林语堂携眷南下,应聘厦大文科主任。一心想把厦大文科办好的林语堂,到厦大不久就推荐、聘请了著名文学家鲁迅等前来任教。一时间,厦大文科学者云集,教学和学术水准齐升。然而,不久林语堂就遇到了麻烦。

  

  首先是校长林文庆的掣肘。国学院之所以设立,是因为校董陈嘉庚重视国学,而对林文庆来说,只是用它来装点门面的。林文庆因为对国学研究没什么兴趣,与鲁迅、林语堂等新文化运动旗手格格不入。因此,他总是设置重重障碍,想让国学院名存实亡。

  

  后来他更是借口经济困难,将国学院的办公费由5000大洋削减为400大洋,企图通过卡经费的手法扼杀国学院,逼迫教授们不要出版著作、刊物。而事实上,他把节约下的经费挪用到了理科。林语堂十分气愤,一再据理力争,要他维持原定经费,当力争无效后,他毅然提出辞去总秘书职务,以示抗议。鲁迅也对林文庆提出抗议,并表示要辞职。最后,林文庆作出妥协,林语堂收回辞职书。

  

  其次,是理科主任兼厦大秘书刘树杞的刁难。刘树杞掌管学校财政和后勤大权,经常玩弄权术,公报私仇。他不仅阻碍林语堂办理正常的事情,还逼迫林语堂将国学院的用房退还给理科。更恶劣的是,他竟三次蓄意调换鲁迅的住房,最后竟要鲁迅住到理学院大厦的地窖里。更过分的是,鲁迅的屋子里有两个灯泡,刘树杞说要节约电费,非让人摘下一个,把鲁迅气得够呛。对于刘树杞的种种刁难,林语堂虽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此外,林语堂用人失策,导致国学院内耗,气氛沉闷,难以成事。他亲自举荐或同意他人举荐前来厦大的人中,有很多是现代评论派的人。现代评论派原先在北京就和语丝派斗得要死,现在更是和语丝派及其盟友难以共事,甚至兴风作浪,排挤鲁迅等人。这样一来,语丝派的人感到在厦大无法立足,遑论做事,只好准备离开,另寻出路。鲁迅也接受了广州中山大学的聘请。

  

  当鲁迅递交了正式辞职书后,厦大学生自治会感到十分震惊,他们认为是学校容不下鲁迅,尤其是刘树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立刻组织罢课委员会,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发动罢课罢考,张贴打倒刘树杞和要求改革的标语。一时间,学潮汹涌,并蔓延到鲁迅离校之后。

  

  在学潮的冲击下,刘树杞不得不辞职。随后,学潮矛头对准了校长林文庆,学生会向省政府控告他腐败渎职,要求取消校长制,改为像中山大学那样的委员制。林文庆也狼狈地跑到南洋躲避,并向陈嘉庚报告了学潮情况。

  

  林语堂预感到林文庆一定会到陈嘉庚那里投诉自己,因为这次学潮是由鲁迅辞职引起的,而鲁迅是自己举荐来的,所以这次学潮的罪魁祸首是他林语堂,至少他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林语堂觉得自己应该为学潮负责,必须离开厦大了。正在此时,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再三来函邀请他去任职,他便辞职离开厦大,前往武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