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流过我家乡】家乡的大运河

  初秋时节的运河大堤上,一片忙忙碌碌的身影,宽宽的月河上,遍地绿油油的玉米在和风中荡漾,低矮的棉田和高耸的树木交相辉映,给初秋的田野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在清风徐徐的早上,我们走上运河大堤,感受千年运河的遗风,倾听远古历史的回音,撷取现代文明的花束。

  郑保屯是山东省最西北的一个乡镇,一座大桥连接起冀鲁两省,大桥的这边是山东省,大桥的对面是河北省。在天蓝色的界牌下,我眺望着河对岸那林海莽莽,眼前仿佛又看到古燕赵的刀光剑影,耳畔仿佛还在回荡着那些鼓角筝鸣。虽然宽阔的运河里不再有往日浩浩荡荡的辉煌,也听不到昔日的渔舟晚歌,看不到樯橹飞帆,但我仍然被这飘溢着芳草气息的土地所沉醉。

  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战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隋军鏖战于聊城,在这里作为重要兵站和物资转输地。这里曾经是夏津县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1927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形势下,李思孝、李建华、李熹先等十余名热血青年,在古运河边的青纱帐里,面对鲜红的党旗,发出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神圣诺言。在以后的革命生涯里,他们有的出生入死,光荣牺牲,成为光照千秋的革命烈士;有的艰苦卓绝,顽强不屈,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名录上留下了自己的英名,实现了自己在党旗下的承诺。这里还曾经有许多热血儿女抗击日寇的战场。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是一片燃烧的土地,这是一片浸满先辈热血和汗水的土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新加入党组织的党员都会在这里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随便走进一个村落,我们立刻就感觉到这里和其他乡村的不同。路边没有柴草堆积,房顶上没有炊烟袅袅,秘密究竟在哪里呢?原来他们引进了秸秆生物气体技术,将秸秆、棉柴等废弃农作物经过处理,产生生物气体,用管道输送到全村每个农户家中,用于生火做饭,既节约了能源,节省了劳动力,又净化了环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用一个同行的话说,就是一人烧火,全村做饭。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人工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00多公里。2014年6月,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京杭大运河列为世界遗产目录。由于历史的原因,运河夏津段经常处于干涸状态,以往的水波浩荡,千帆竞渡的景象早已看不到了,但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确实感觉到了先人的伟大和历史的厚重。唐朝诗人皮日休曾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是啊,虽说是隋炀帝因奢侈骄淫而修建了这绵绵长河,但是它对于人类的贡献显然也是功不可没的。

  杨柳青青,绿树婆娑,虽然尚在秋老虎的季节,然而从运河岸边仍然送来一阵清爽的风,那风带着我们对远古的畅想,带着我们对未来的期盼,久久的,久久的,在我们面前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