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世大手笔爱国言论家一报人王芸生起伏跌宕的一生】 王芸生

  名世大手笔爱国言论家一报人王芸生起伏跌宕的一生

  

  陈远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是很重视五年、十年、百年这些纪念日的,北大百年的时候,轰轰烈烈的活动自不必说,单是坊间出版的书籍就多不胜数,清华的情况,也是如此。不过在我的记忆中,2002年的6月17日是《大公报》创刊的百年纪念日,当年纪念活动既不热烈,也不轰动,坊间出版的书籍,限于我能看到的,仅有曾任《大公报》总编辑的王芸生的哲嗣王芝琛先生编著的两本书,一本是《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另一本是《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不过随着近年来王芝琛先生的努力,在《大公报》百年之后的2004年又出版了《一代报人王芸生》,让人们对于《大公报》以及(《大公报》的灵魂人物之一的王芸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王芸生(1901~1980),学名德鹏,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静海。他自幼家境贫寒,只念过几年私塾。通过几年私塾打下的基础,加上自身的勤奋,王芸生最终成了一名杰出的报人。但是其间的辛苦,也许只有王芸生自己才能体会。因为曾经写过《大公报》的几篇文章,在丁东先生的介绍下,我与王芸生的哲嗣王芝琛先生得以相识,并且就王芸生先生的话题做过一些探讨在王芝琛的印象中,父亲平时总忙于《大公报》的编务,跟他们兄妹几个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他们的生活主要是母亲管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作为报人以及《大公报》灵魂人物之一的王芸生对于《大公报》的投入。

  

  王芸生的一生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他的一生有几个关键的时期。

  

  少年贫苦始发愤

  

  王芸生生命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他的自学。谈起少年时代的生活,王芸生总会深情地说起他的母亲,为了改换门楣,父母决定不再让王芸生像他的两个哥哥那样碌碌一生,就是省吃俭用也要送他上学读书。可是那一年三节、每节一块现大洋的学费,对于一个破产的家庭来说谈何容易?王芸生说:每到这时,母亲为此四处奔走,然后把借来的当,叫我送进当铺。当铺的柜台高,我人矮小,踮起脚来才能把那小包袱递到探出身子来接的手里,挑剔半天,才从柜台里扔出来,只要能够当上一块现大洋,我就赶快捡起来,高高兴兴地交给母亲缴学费去了。

  

  后来,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书,王芸生就去当了学徒,后来又去茶房当了伙计。青年王芸生每天在茶房来来回回地给客人送茶,闲下来的时候就拼命地看当时的报纸。当时天津的《益世报》比较便宜,王芸生就用他念过四年私塾的底子来看这份报纸,碰到好的文章他就剪下来存着,反复地看,反复地琢磨。后来就试着给《益世报》投稿,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发表了。拿到第一篇文章的稿费,王芸生不免意气风发,干脆把茶房的工作辞掉了,决定靠稿费来生活。结果上百篇的稿子投过去都如石沉大海。

  

  没办法,只好又跑回茶房,茶房的老板很欣赏王芸生的发奋好学,预支给他三个月的工资,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王芸生拿着这钱报了一个英语学习班去学习英语。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就把英语基本掌握了。后来他就试着去给人家做一些翻译工作。做了翻译之后,王芸生的收入开始多了起来,不过他的兴趣还是在办报纸上。不久之后,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就到来了。

  

  结识博古,进入报界

  

  受五四运动影响,王芸生开始投身到众多的社会运动当中。1925年发生了五卅运动,24岁的王芸生和天津各洋行的青年员工发起组织天津洋务华员工会,被推为宣传部长,主编工会的周刊,参加集会、散传单、演讲。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在天津处于危险之中,匆忙逃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结识了博古(秦邦宪),当时他们住在一个亭子间里面,也是办报。博古的文章写得好,又极富革命激情,不得了。在博古的介绍下,王芸生加入了共产党(之前他已经参加了国民党)。曾和几个共产党人一起办过《亦是》《猛进》等周刊,还担任过《和平日报》的编辑工作。后来他在文章中写道:那一年的生活,大体说来,是烈烈轰轰的,终日所接触的都是热血蓬勃的人物,夜间则睡在冷清清的亭子间里。王芝琛先生告诉我,在晚年父亲曾经跟他说到:当时他最崇拜的人就是陈独秀。